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原理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驱动传统的汽轮发电机发电。
那么,SREC销售额对投资的回报将降低。因此,如果电力公司以658美元以上的价格在市场上买不到SREC,就要向州政府缴纳罚款。
虽然看似SREC价格比罚款金额低,但个人在市场上交易SREC时,有时卖价高,但也有卖价低的风险。但是最近,正在设置和准备近期设置的太阳能电池系统之和出现了超过本年度太阳能电池义务采用量的可能性。此次,笔者要介绍的是新泽西州电力公司为增加太阳能电池采用量而采取的独特措施。结果使新泽西州获得了在美国太阳能电池设置量上排名第二位的光荣地位。就是PSE&G充当银行的角色,向采用太阳能电池系统的用户提供相当于购买费用40~60%的贷款。
会使迄今因SREC交易大幅跃升的新泽西州的太阳能电池市场刹车。如此高额的罚款对电力公司来说是很大的动力,促进了普通家庭、企业及电力运营商对太阳能电池的投资如意大利出台的新政策中,明确指出采购的光伏产品若有60%产自欧盟国家,则补助额外增加10%。
为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影响,部分光伏企业已寻求在海外建厂,除了尚德、阿特斯、浙江万向等企业外,近期重庆大全也加入其中,开始在加拿大投资建设组件加工厂。因此,今年我国多晶硅供应量将达到15万吨,按每兆瓦太阳能电池耗硅量8吨计,可生产18.75GW的晶硅电池。另一方面则是新的多晶硅企业不断建成投产,我国多数多晶硅企业于2007~2008年开工建设,工期一般为2年,因此今年将有一批多晶硅企业集中投产。二是多晶硅进口需求旺盛,据海关统计数据,1~5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已达到2.5万吨,按此速度,全年多晶硅进口量将达到6万吨以上。
这已经引起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的注意,并已介入调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部分企业已经做出10年的产品做工保证,产品性能保修期延长至25年,并保证组件功率输出在首次使用后每年的衰减在0.7%以下,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将极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受今年福岛核泄漏影响,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等纷纷关闭了老旧的核电站,调整了核电发展政策。在此政策调整下,德国1~5月份的装机量大幅降低,约为1.08GW,与去年同期的1726MW相比,下滑37.4%,逐月来看,1~5月份单月的同比增/减幅分别为18%、-38%、-55%、-55%、-38%。印度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政策则规定,光伏项目只有采购该地区一定比例的产品才可获得上网电价法的资助等。意大利光伏政策也已趋于明朗,欧洲光伏市场逐步回暖。
据国家能源局公开信息显示,我国十二五光伏装机量将从原来的5GW上调为10GW,2020年的光伏装机量则有可能上调至50GW,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每年光伏装机量将超过GW量级同时,政府提出的「金太阳」工程执行效果不佳,2010年第1期工程建设项目未达总规划规模的一半,严重影响第2期项目。面对如此尴尬情形,市场一直希望政府能推出配套政策。然就全球市场而言,太阳能产业的营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制定上网电价。
环球光伏网(GlobePV.com)援引某太阳能光伏企业资深主管观点,各省推出各自的上网电价,可说是在对中央政府施压。即使政府提拨补贴,业界也不看好。
民营太阳能光伏企业盼有利可图,而在政府迟迟不推出上网电价的情况下,3省份已各自为政,变相对政府主管部门施压。目前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需求得看德国和意大利的状态需求,2010年全球170亿瓦(17GWp)的装机量中,此2国共计拥有70%市占率。
我国太阳能产业还停留在「只做不用」的窘境,尽管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占全球50%以上供给量,需求量却不到全球5%。若进度顺利,政府很可能在2012年推出国家标准的上网电价规划。3个省份在不同时间点推出自己的上网电价方案,由此可见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博弈关系。自2009年3月起,政府决定每年从财政提拨人民币100亿元作为补贴,协助设置太阳能屋顶和太阳能建筑等相关建设,并促进大陆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形成。「平价上网」是可期的未来,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的机率颇低,大陆企业必须仰赖政府补贴,才能赖以生存。然业界人士认为此举是杯水车薪,不愿积极响应。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大量输出,但国内需求量却偏低,导致市场一直受制于德国和意大利以及其他欧美市场制约。就报酬率来看,投资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但短期内很难有出类拔萃的表现。
2011年此2国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有所调整,当下牵引全球太阳能产品价格,造成激烈涨幅。大陆政府迟迟未推出固定的上网电价标准,所以各个省份「各自为政」。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深具潜力,但若想快速发展,政府制定上网电价势必是最关键的一步。眼前「叫好不叫座」的主因,始终是削价竞争、补贴不足、收益不尽理想、投资主体缺乏积极性等,严重影响营收的老毛病。
然就眼前情况看来,600~1,000百万瓦(MWp)很有可能是上限。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流,必须有利可图,装机量才有可能增加。根据目前人民币15~18元/瓦总投资成本来计算,国家政策的补贴额度基本在人民币7~8元/瓦,太阳能产业的资本回收期大约10~15年。江苏祭出人民币1.4元/度的上网电价方案,青海则是标榜人民币1.15元/度,而山东也不落人后,日前公布该地区2011年投产电价为人民币1.4元/千瓦时,2012年则是1.2元/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计划推出的「新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有可能将十二五期间的太阳能装机目标提高至10GWp,至2020年太阳能装机目标大幅上调到50GWp,年平均装机量定为25GWp。2011年至今多晶矽价格下跌20%以上,矽片下跌30%,电池片也下跌30%左右,直到德国与意大利的政策确定,市场才又趋于稳定
然就眼前情况看来,600~1,000百万瓦(MWp)很有可能是上限。环球光伏网(GlobePV.com)援引某太阳能光伏企业资深主管观点,各省推出各自的上网电价,可说是在对中央政府施压。
即使政府提拨补贴,业界也不看好。然业界人士认为此举是杯水车薪,不愿积极响应。
同时,政府提出的「金太阳」工程执行效果不佳,2010年第1期工程建设项目未达总规划规模的一半,严重影响第2期项目。我国太阳能产业还停留在「只做不用」的窘境,尽管我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占全球50%以上供给量,需求量却不到全球5%。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以民营企业为主流,必须有利可图,装机量才有可能增加。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提供大量输出,但国内需求量却偏低,导致市场一直受制于德国和意大利以及其他欧美市场制约。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深具潜力,但若想快速发展,政府制定上网电价势必是最关键的一步。民营太阳能光伏企业盼有利可图,而在政府迟迟不推出上网电价的情况下,3省份已各自为政,变相对政府主管部门施压。
目前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需求得看德国和意大利的状态需求,2010年全球170亿瓦(17GWp)的装机量中,此2国共计拥有70%市占率。若进度顺利,政府很可能在2012年推出国家标准的上网电价规划。
就报酬率来看,投资太阳能光伏产业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但短期内很难有出类拔萃的表现。面对如此尴尬情形,市场一直希望政府能推出配套政策。
留言0